Linux 文件系统中元数据使用计数的机制
在 Linux 文件系统中,元数据的引用计数主要用于管理元数据(如 inode, dentry 结构)在内存中的创建、使用和释放。了解这部分的机制,有利于深入认识文件系统的运行机制,以及Linux如何在内存中管理元数据。这部分内容也是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所必须的知识,由此才能保证元数据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正确使用。
概述
元数据是一个文件系统的重要部分。很多书籍和文章都介绍过 dentry 和 inode 在 Linux 中的作用和机制,但却很少有文献涉及到它们的使用计数( usage counter )。使用计数的机制看似很简单:使用了一个元数据就递增,用完了就递减。但在这句简单的描述后面,具体的过程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?这实际上贯穿了整个元数据的操作以及元数据在内存中的管理。了解这部分的机制,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,可以让你看到 Linux 严谨缜密的思路,可以深入认识 Linux 文件系统的运行机制。这部分内容也是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所必须的知识。
本文仍然从两方面来介绍使用计数:增加和减少。最后再看一下在分布式环境中有哪些变化。
这里所引用的代码依据的是 Linux 内核 2.6.20 的版本。
使用计数的增加
创建操作
元数据的创建主要可以分为对文件的创建和对目录的创建。不管是文件还是目录,它们都对应同样的元数据结构,在内存中都有 inode 和 dentry 。
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主要的两个创建操作:创建文件和创建目录。
(1)创建文件
创建文件是通过系统调用 sys_open() ,并设置 O_CREATE 标志位来实现的。其调用过程如下:
sys_open() > do_sys_open() > do_filp_open() > open_namei()
在 open_namei() 中,会创建出 dentry 和 inode 结构。先看关于 dentry 的路径:
open_namei() > lookup_hash() > __lookup_hash() 这里会分成3种情况:
●在 dcache 中查找: __lookup_hash() > cached_lookup() > d_lookup() > __d_lookup()
●分配新的 dentry: __lookup_hash() > d_alloc() > atomic_set(&dentry -> d_count, 1);
●在具体文件系统中查找: __lookup_hash() > i_op -> lookup()
和查找有关的内容我们在后面介绍,这里只看创建,也就 d_alloc() ,它会分配一个新的 dentry 结构,在分配的过程中,就会把 dentry 的使用计数初始化为1。在 d_alloc() 中,还会通过函数 dget() 递增父目录的使用计数,这是为了防止父目录在该 dentry 删除前被删除。(“/”除外,它没有父目录):
d_alloc() > dget(parent) > atomic_inc(&dentry->d_count);
我们再看关于 inode 的路径:
open_namei() > open_namei_create() > vfs_create() > i_op->create()
最终会调用具体文件系统的 create 函数。这里以 Ext2 为例,其调用过程如下:
ext2_create() > ext2_new_inode() > new_inode() > alloc_inode() > atomic_set(&inode->i_count, 1);
具体文件系统在分配 inode 结构的时候,会通过初始化把 inode 的 i_count 域置为1。同时还把 inode 的 i_nlink 域置为1,这个域表示 inode 的 hard link 的数目,其值会被写入到具体文件系统的磁盘中。
总结一下,通过创建操作,会在内存中建立起 dentry 和 inode 结构,并且会把它们的使用计数都初始化为1。
[2] [3] [4] 下一页
- 最新评论